安徽省芜湖市2025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8 16:02: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800字。

  安徽省芜湖市2025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绝,除了相对安全的地理环境以及自身巨大的体量等自然因素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从内部层面看,中国具有强劲的“内生性”或“内生动力”,它为中国传统文明的延续提供可持续的有效支撑;从对外交往层面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外化”方略,它为中国传统文明的延续提供可持续的有效保障。所谓“外化”方略,主要是指:中国以本域所具有的较高水准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文化文明)的优越势能为基础,主要通过“融合”“化合”“教化”一类的和平交往方式,而不是主要地通过“征服”“掠夺”“扩张”的军事侵略方式,来进行对外交往活动,向本域的四方区域逐渐扩大自身文明的影响力。
  (摘编自吴忠民《“外化”:有效保障中国传统文明绵延不绝》)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文明的两个载体相辅相成,完美对接,保证了文明的主体性始终坚固。文明有两个载体:一是精神的载体;即宗教或非宗教的学说,这是文明的意识形态;二是政治的载体,即国家力量,这是文明的制度保障。精神载体和政治载体缺一不可,否则文明就无所依赖,站立不稳。两个载体的关系决定了文明的强弱和延续:如果相互支撑,文明就生生不息、长盛不衰;倘若搭配不当,文明就发育不全、难以为继。中华文明的特别之处,就是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精神载体(孔子学说)和政治载体(统一国家)的完美对接。自那以后,两个载体始终相辅相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化”方略为中国传统文明的延续提供可持续的有效保障,它与中华文明的融合性并不相同。
  B.时至今日,由于始终没形成文明的精神载体和政治载体的有机配合,西欧文明的主体性并不坚固。
  C.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独特的属性,即生理方面的多样性和文化上的高度同质性。
  D.中华文化绵延至今,与地理环境相对安全、自身体量巨大、历史文献丰富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中华文明不同,世界其他主要文明是以军事侵略的方式来扩大其影响力的。
  B.孔子学说和统一国家的完美对接,使得中华文明优于世界上其他较高水准文明。
  C.没有中原文明与周边文明的积极互动,中华文明奠基阶段的使命将不会完成。
  D.全面深入地理解文化意涵,既要有传统的文化研究方法,也需文化远读的加持。
  3.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化远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远读有助于人类形成更精确的文学文化史,凭借海量数据源和复杂算法就能出色地解决具体问题。
  B.文化远读能让文明脉络中的深层结构可视化,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文脉演变和结构特征贡献了重要方法。
  C.文化远读依托多来源大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遥感”文明文化的发展过程。
  D.文化远读为我们提供了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的有益补充。
  4.合理运用关联词语有助于论证说理,请以材料二第二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长盛不衰,能为其他国家的文明建设提供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秦岭小城镇安
  陈彦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贾岛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我家乡陕西镇安的山川地理风貌。遥想1000多年前,贾岛在镇安写下这样一首诗来,明显不像是赞美河山,倒像是走得有点喉长气短,不禁抬头向远处一看,一声长叹:哎呀,还是山,怎么走,哪里是个尽头啊!他“随意”写下几句大实话,遂成千古绝唱。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贾岛当年看见的镇安“现实”,依然是我的现实。“九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