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2150字。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为庆祝“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校园文化墙上开设“传承和发展春节文化”主题专栏,宣传相关内容。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稿,完成各项任务。
1.用正楷字书写本次专栏的主题。
第一部分 在礼敬天地中体味和谐意蕴
春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传统,更是礼敬天地自然、祈愿风调雨顺的重要节日。春节礼敬天地自然的属性,体现在节日生成上,也体现在礼庆习俗和文化寓意等方面。
在节日生成上,春节的时间与自然节律完全合拍,是中国古代先民在观象授时的生产劳动中确立的时间坐标,是古人顺应天时、与自然同频共振孕育出的文化产物。
在礼庆习俗上,农作物丰收之后先民们会举行庆祝活动,感谢上苍赐予,祭祀神灵护佑,祈求来年丰收。在文化寓意上,节庆活动中的贴春联、挂年画等,也通常以自然元素为主题,常常包括“竹报平安”“ ① ”“鱼跃龙门”等,不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天地上苍的敬畏。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正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观念的深刻反映,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智慧。因此,当我国申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申报书内容让联合国的审查员们深受振撼、 ② ,认为中国精心组织的申报材料和申报片“彰显了人与自然的联结”。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进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祈愿”表达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和祝愿”的意思,祈愿中“祈”应读qǐ。
B.“顺应”表达的是“顺着某种规律去调整改变”的意思,顺应中“应”读yīng。
C.因为表达的是“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的意思,所以“振撼”一词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达的是“紧密结合,相互关联”的意思,所以“联结”一词中有错别字。
3.在文段中的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花香鸟语 ②瞠目结舌 B.①花香鸟语 ②叹为观止
C.①心想事成 ②瞠目结舌 D.①心想事成 ②叹为观止
第二部分 在期盼团圆中寄托家国情怀
①春节是大团圆的节日,不仅是家人大团聚的时刻,更是维系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中国人对春节所寄寓的家国情怀,深深烙印在回家路上、团圆桌上和工作岗位中。
【甲】对中华儿女来说,春节是一条回家的路。无论天南地北,无数中华儿女都向着团圆进发。②父母翘首期盼、儿女归心似箭,回家的强烈意念最终汇聚成宏大而壮观的“春运”景观,这无疑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国爱家、崇尚亲情的生动写照。
【乙】年夜饭不仅是全家老小共同期待的丰盛大餐,更是具
二、名句名篇默写
9.填空
①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③班级要举办“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你所在的小组选择的专题是“古诗中的送别”。你积累的诗句是“,”。(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三、诗歌鉴赏
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