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九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12020字。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古诗文(23分)
(一)(8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用律工整,描写边塞军营生活艰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 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 朔气传金柝 ⑤. 寒光照铁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笛、凭、惟、漫、朔、柝。
(二)(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
《弃书捐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1.项籍:项羽,名籍,字羽。2.项梁:项羽的叔父。
2. [甲]诗的体裁是________ [乙]文选自《__________》
3. 解释诗文中画线 字词。
(1)旦辞爷娘去 ( ) (2)及鲁肃过浔阳 ( )
4. 分析[甲]诗画线句中拟声词的作用。
诗句 拟声词 表达效果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________ 渲染了木兰奔赴沙场途中的空旷寂凉的气氛,烘托了她离家思念亲人的情怀。
磨刀霍霍向猪羊 霍霍 ___________。
5. 对[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略微懂得一点兵法的精髓,又不肯结束。
B. 项羽略微懂得一点兵法的大意,又不肯最终学完。
C. 项羽略微懂得一点兵法的大意,又不肯结束。
D. 项羽略懂得一点兵法的精髓,又不肯最终学完。
6. (1)我们可以用[乙]文中鲁肃的语言“_____,______”来凸显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我们还知道[丙]文“项梁乃教籍兵法”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明白项梁希望项籍成为一个学有所成之人的良苦用心。
(2)下列对[乙][丙]两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乙][丙]两篇文章都描述了我们学习取得成功,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劝说。
B.[乙][丙]两篇文章都详细的描写了吕蒙和项籍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全过程。
C、[乙][丙]两文详细的分析吕蒙和项籍各自产生不同学习结果的根本原因。
D、[乙][丙]两文从正反面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脚踏实地,努力方能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