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881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植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卷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2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以下是小郡在学习语文取得成果之后写的一篇日记,请根据文段内容完成1~2题,
台灯照亮黝黑的夜,将书页映得温润。曾经胆怯的我,在老师锲而不舍的指导下,终将烦suǒ( )的基础积累化作点点阳光,凝聚成斑lán( )晚霞。阅读那一篇篇令人心神激荡的文章,方知曾经的傲慢如同污秽,需以谦逊涤荡,如今整理书架,那一本翻旧的《成语词典》立在中央,像鹤立鸡群般醒目,纵使每日积累看似微不足道,但三年目不窥园的坚持,终让语文成为心底最温柔的根系。
1.语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应填入括号内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yǒu què 烦锁 斑澜 huì B.yōu què 烦琐 斑澜 suì
C.yōu qiè 烦镇 斑斓 suì D.yǒu qiè 烦琐 斑斓 huì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锲而不舍 B.鹤立鸡群 C.微不足道 D.目不窥园
3.下列对于加点词语的词性和作用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句中的“对于”属于介词,引出“他”感兴趣的内容。)
B.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句中“已经”是连词,表明闻一多先生的着力方向发生了变化。)
C.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老百姓。”(句中的“特别”是副词,强调广西军阀压迫群众的程度之重。)
D.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句中的“或者”是连词,列举在不同情况下“我”都会想回到故乡。)
4.下列对于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书页沙沙低语,像春蚕哺食桑叶,像把月光揉进墨香里。(拟人、比喻)
B.字典是沉默的老师,标点是跳舞的精灵,修辞是文字的魔法。(排比、比喻)
C.为何要读书?为了看清世界的棱角,为了点燃思想的火种。(设问、排比)
D.难道那些被翻皱的书页,不是我们驶向知识海洋的帆船吗?(反问、比喻)
5.下列标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
B.中华传统文学名著浩如烟海,我们熟知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是古典文学的瑰宝!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面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读书要专注----心无旁骛;思考要深刻-----举一反三:写作要精练----字斟句酌。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传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面流传至今。
B.谷雨是清明之后的一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适宜播种移苗。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该书是鲁迅的一部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