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020字。
2025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实践运用•参加研学旅行(共7小题,计24分)
学校组织了“畅游陕西大地,感受三秦色彩”研学旅行,请你参与并完成旅途中的任务。
【绿意盎然】
绿意陕南,碧水青山胜江南。下面是文文所写研学日记的部分内容,请你解决其语言文字问题。
秦岭以南的陕南,带有几分南国的秀美挽约。群山披着绿意,云雾沁润层层林海,叶尖垂落的水珠折射出翡翠碎光。汉江支流蜿蜒处,芦苇荡托起青碧波浪,毛竹临风摇曳,绿绸似的竹影倒映在水面。梯田沿山势铺展,秧苗织就的翠毯间缀着白墙村落。墨绿的苍松、翠绿的茶垄、油绿的稻田,在温润烟雨中交熔,晕成秦巴山地绵延的绿色长诗。
1. 请给日记中的加点字注音。
(1)蜿蜒( ) (2)摇曳( )
2. 校对日记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1)挽约______________ (2)交熔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
3. 在陕北,红色寻根之旅已蔚然成风。下面是秦秦准备发布的朋友圈文案,请你帮她将其中引用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国难当头,曹刿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的认知下挺身而出,主动请见,体现了一个臣民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春望》中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杜甫忧国念家的憔悴形象;文天祥《过零丁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修辞,将国事衰微、个人命运坎坷紧密联系在一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4)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将士忘身报国的决心;“受任于败军之际,(5)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是诸葛亮临危的使命担当。
【麦黄灿灿】
同学们参观了潼关小麦种植区,请修改完善讲解员思思的讲解词。
①“关中第一镰”是关中地区最早收割冬小麦的区域,缘何落在了潼关?②潼关地处秦岭、黄河之间、光照强、土质偏沙、沟坡地多、昼夜温差大,加之地处陕西最东端,便顺理成章成为关中冬小麦成熟最早的地方。③每年,随着潼关“关中第一镰”的开镰,自东向西,陕西进入金灿灿的收获季。④厚重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基因密码,始终护佑着关中平原。⑤祖脉秦岭含笑(A 俯视 B.俯瞰)八百里秦川,关中的母亲河渭河,千万年来也(A.络绎不绝 B.源源不断)给养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
4. 第②句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想删掉第④句中的“始终”一词,请你说说这个状语不能删除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