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44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智利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教授、国际战略与贸易政策硕士课程协调员胡安•恩里克•塞拉诺——莫雷诺日前就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接受中新社专访。
中新社记者:关于对未来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不同愿景,您有什么观察?
莫雷诺:我想举两部科幻电影为例子,它们各自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愿景。
第一个是《阿凡达2》。影片中的公司入侵一个原始星球,试图开采其自然资源,而星球上的居民奋力抵抗,捍卫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影片的结局看似美好——原住民击退了入侵者,保护了生态系统。然而,这个故事背后有一种宿命论,即人类似乎必须在经济发展以及同自然和谐相处之间做出选择,没有折中的办法。这让我们思考,是否破坏大自然比摧毁自由资本主义更容易?西班牙哲学家弗朗西斯科•马托雷尔将这个故事称为“带有悲观色彩的反乌托邦”。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电影《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讲述了地球面临巨大灾难,太阳逐渐消亡,人类通过科技、国家计划和国际合作,试图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新的栖息地。在这个故事中,中国在未采取霸权主义的情况下领导了一项拯救人类的巨大工程项目。不同于《阿凡达》,《流浪地球2》是“带有乐观色彩的反乌托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2012年以来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中国的“生态文明”范式是什么?
莫雷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在这种范式中,人类将找回在工业时代被破坏的、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技术进步。相反,得益于借由“绿色转型”开发的新技术,建设生态文明将成为可能。
在过去十年中,许多观察家声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已成为全球先锋。这种普遍看法在“生态文明”概念中得到了体现。
“生态文明”将成为中国对西方经济个人主义的“补救”,西方经济个人主义将自然简化为商品,将环境破坏简化为负外部性。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自由经济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生态文明”范式植根于中国千年哲学传统。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09月14日“东西问”栏目)
材料二:
面对全球性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积极践行者和重要贡献者。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凡达2》被称为“带有悲观色彩的反乌托邦”,《流浪地球2》则是“带有乐观色彩的反乌托邦”,这是因为两部电影的生态文明理念不同。
B.莫雷诺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借助由“绿色转型”开发的新技术,找回在工业时代被破坏的、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一种新的发展范式。
C.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文明形态,是对人类历史上几种传统文明形态的反思、进步与超越,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成果的总和。
D.邢台百泉复涌,内丘鹊山湖河水潺潺,鸟鸣清脆,是中国促进地球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成果之一。
2.下列对材料二中图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新时代出现不少新提法,如生态文明,创新、开放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循环低碳,“两山理论”等。
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是制度性跨越,新阶段发展理念则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
C.绿色循环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及自然、经济、社会的理论则是发展模式。
D.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才能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这体现出中国的责任担当。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我想举两部科幻电影为例子,它们各自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愿景”运用事例类比,让听者清晰明了。
B.材料二图中标示的“两山理论”及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一致,说明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
C.材料三使用“詹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天光云影、鱼跃鸟飞”“斯域如仙境,栖留不愿回”等整句,使文章语言整散结合,写出了多彩的绿水青山。
D.从外国学者对中国生态文明的评价,到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诠释,再到邢台生态成果的展示,可以看出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
4.材料二提及《布伦特兰报告》《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报告和文件,其用意何在?请概括说明。
5.材料二提及“中国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积极践行者和重要贡献者”,这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海市
杨朔
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这里最奇的是海上偶然出现的幻景,叫海市。小时候我曾见过一回。雾蒙天,听见有人喊:“出海市了!”
只见海天相连处,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山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山洼里又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