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文意概述
- 资源简介:
约9110字。
复习任务四 文意概述
[知识导图]
角度一 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1.(2022•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判断选项概述是否有误并说明理由。
[原文]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
[选项] D.吴汉处世俭朴恭敬谨慎,不置田产,不起巷第,他出征在外时家人曾置买一些田产宅业,他归来后全部都分送给了故旧部属。
[判断]
【答案】 张冠李戴。“分送给了故旧部属”错误。原文为“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即“于是把产业都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参考译文】
吴汉曾经出征,妻子、儿女在后方置办田地房屋等产业。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于是把产业都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吴汉的爵位和俸禄赏赐最为尊贵显要,但是他只修建住宅,不在巷子里建造府第。
命题
设误 张冠
李戴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误解
形象 故意说错人物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比对
方法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来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个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角度二 比对时间、地点,看时间、地点是否颠倒
2.(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判断选项概述是否有误并说明理由。
[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苏)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选项]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判断]
【答案】 时序错乱。“同时又……以防备疫病”错误。由原文“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知,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是苏轼到杭州后第二年春天做的事。
【参考译文】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