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6600字。
绝密*启用前
昌都地区一高06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0分,考试时间122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5小题每题3.0分小计15.0分; 共计15.0分。
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是非主谓句的一句
[ ]
A. 在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峪口中有一条昆都仑河。
B. 在这个通道的外面,已经发现了一些汉代的古城。
C. 在内城的地面上到处可以看到汉代的绳纹陶片。
D. 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B.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C.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D.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3、“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4、下面是对“我”在《祝福》中的作用的说明,选出说明不当的一项
[ ]
A.小说通过“我”的见闻展开情节。
B.小说通过“我”的抒情议论,强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C.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我”是祥林嫂不幸命运的见证人,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D.小说通过“我”表现了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启示人们,资产阶级较之封建地主阶级具有很多进步性,这是作品的又一主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也真怪,________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2)________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3)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________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4)他认为________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
[ ]
A.虽然 而且 即使 只有
B.即使 而且 虽然 只有
C.虽然 就连 即使 如果
D.即使 就连 虽然 如果 绝密*启用前
昌都地区一高06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35.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二 三 四
得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6小题为1.0分; 第7小题为2.0分; 第8小题为3.0分;第9小题为4.0分; 共计10.0分。
得分 评卷人
6、忍看朋辈成新鬼,________。(《为了忘却的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