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620字。
2024级高一选课走班调研检测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一座座传统村落,或掩映山间,或坐落溪畔,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令人陶醉。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匣”。因此,散落在中华大地上鳞次栉比的传统村落,既是人间烟火气的氤氲,更是浓浓文化味的赓续。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挂牌保护,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55.6万栋传统建筑,传承发展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如此规模的遗产保护,对于世界人类文明保护与传承而言意义非凡。传统村落保护,要置身于全面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把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这是传承乡村人文精神、促进乡村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加大保护力度,让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更强。我国传统村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孕育出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塑造了相应的社会结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物证。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护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一方面,要做好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总体部署,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原有风貌,坚持“千村千貌”的原则,各美其美,不盲目跟风。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其承载的耕读传家、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等乡风民俗发扬光大,并把这些文化资源与推动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让其成为滋养社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文化力量。由此,才能让传统村落形神兼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的“烟火气”更旺。传统村落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更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形乡愁的深深寄托。保护传统村落并非只是把它们圈起来,而是要在保护的同时用好用活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首先,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改善行动,注重传统和现代的适度融合,满足新时代群众对宜居的新需求,将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和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周边景点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推进传统村落的传承开发和利用,绘就“诗与远方”传统村落新画卷。其次,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中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增强传统村落的造血功能,让传统村落更加炊烟袅袅。最后,持续开展“设计下乡”。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部署,推进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三师一家”下乡服务乡村建设,充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建筑元素、风貌特色,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设计富有乡村文化的建筑,让传统村落的“烟火气”更旺。
突出文化传承,让传统村落的“文化味”更浓。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变迁。传统村落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强调勤劳、节俭、孝悌等美德,弘扬向上向善的道德观念,将文化内核代代传承,有利于建立集体身份认同凝聚人心。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要始终把文化传承放在重要位置,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最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将散落各地的传统村落列入名录进行保护成效明显,保护了中国农耕文明,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B. 传统村落保护要守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的传统文化,也要与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激发新生命力。
C. 为突出地域特色,传统村落保护中必须坚持“千村千貌”原则,以确保不同的传统村落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D. 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需要系统设计,通过完善设施增强生活功能,融合旅游、文化和建筑等产业形成新的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产生了独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系统和社会结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B. 传统村落蕴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好可以发挥滋养社会、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力量。
C. 政府部门统一部署进行规划和推进,相关行业积极参与建设,媒体关注宣传,都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D. 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各类文化遗产是“形”,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魂”,要始终把铸“魂”放在优先的位置。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福建某地模仿欧洲古城堡样式对古村落的古建筑进行改造,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打卡。
B. 广西某地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把村中原来的居民全部迁出,打造村落旅游景点。
C. 安徽某古村落既保留了天井、老树,又根据新需求增加了图书阅览室和红色电影院。
D. 湖北某地对某古村落进行修缮,拆除现代建筑,并拒绝游人进入,让其保持原汁原味。
4. 材料中将传统村落描述成“基因库”“宝藏匣”“活化石”,请简析其作用。
5. 请结合本文,谈谈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意义。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展开,观点鲜明,论述深入。先强调传统村落的重要价值及保护现状,再从加大保护力度、推动活化利用、突出文化传承三方面阐述做法,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结尾总结升华,呼吁守住“形”与“魂”,对传统村落保护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必须坚持‘千村千貌’的原则,以确保不同的传统村落都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错误。由原文“要做好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总体部署,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原有风貌,坚持‘千村千貌’的原则,各美其美,不盲目跟风”可知,传统村落应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各美其美,并非“必须”“都能”如此。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铁凝
安然是个地道的女孩儿。尽管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有时候还爱趁人不备吹一两声口哨。看起来全是男孩子的秉性,可是,有谁规定过女孩不许对这些发生兴趣呢?
作为一个女孩,她还喜欢什么?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她知道马拉多纳,还知道鲁梅尼格。喜欢黄梅戏(怪事儿),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喜欢山口百惠。山口百惠的《温柔的歌唱》叫她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