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600字。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惬意(qiè) 确凿(záo) 咄咄逼人(duó)
B.雕镂(lòu) 吞噬(shì) 庇护(pì) 风流倜傥(tì)
C.狭隘(ài) 棱镜(léng) 殉职(xùn) 谆谆教诲(zhūn)
D.贮蓄(zù) 粗犷(guǎng) 荫蔽(yìn) 拈轻怕重(niān)
2.(3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 竦峙 慰勉 翻来复去
B.蜷伏 憔悴 搁置 茫然无措
C.瘫痪 枯躁 虐待 直冲云霄
D.匿笑 赐教 眩耀 畏罪潜逃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善于在阅读中领会作品阐释的观点和看法,获得思想的启迪。
B.因为他这人行事一直很高调张扬,大家都有点鄙薄其为人,不愿跟他交往。
C.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取义成仁,才铸就了丰厚博大的革命文化。
D.关于人类的未来,他总喜欢讲些骇人听闻的大胆预测,真是杞人忧天。
4.(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怎样能使人类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B.两个骗子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并不存在。
C.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
D.史铁生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5.(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故事的《西游记》,我获得了成长的启示。
B.语文成绩老是提不上去,是因为没有多读、多写、多背、多思造成的。
C.整本书阅读,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视野,还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和思想的水平。
D.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6.(3分)下列对鲁迅《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书是回忆性散文集,或写人或记事,或记事兼议论,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
B.精读《朝花夕拾》,需要经历细品把书读懂、精思把书读深、鉴赏把书读透的过程。
C.通过了解鲁迅生活的“那些年”、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体会鲁迅心中的“那些情”的阅读任务,我们更能读好《朝花夕拾》。
D.《朝花夕拾》有着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我们能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晚年一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7.(4分)结合《西游记》有关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8.(8分)专题学习活动。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的号召,某校开展了“我爱文学”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全民阅读】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2分)
????2024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重庆市举行了“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开卷有益】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请你从“开卷有益”的角度,倡议和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活动?(3分)
(3)【书香传递】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比喻句。(3分)
名:一本书像一艘渡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9.(7分)小龙同学想要在演讲稿里引用恰当的古诗文来增添文采,请你帮她填写空格。
演讲主题 引用诗文
自然之景 (1)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漂泊之思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真挚友谊 (4)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淡泊之志 (5)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思念家乡 (6)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豪壮情怀 (7)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10.(3分)古诗赏析:下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15分)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