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8930字。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______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______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______去闻才能明了。味道______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漂浮着的祭坛上空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啄木声的随意而空旷,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肆意 映照 身临其境 甚至 B.随意 映照 设身处地 甚至
C.肆意 映射 设身处地 毕竟 D.随意 映射 身临其境 毕竟
2.下列对文中有语病的画线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是漂浮着的祭坛上空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B.春天是漂浮着的祭坛上空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对蝉歌取笑的哗啦啦,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C.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D.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对蝉歌取笑的哗啦啦,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啄木声的随意而空旷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晚年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姚鼐,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为唐宋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C.《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D.《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并被录入《文选》的十九首诗的统称,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