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5120字。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纵观费孝通的研究经历,他善于建立一些概念。赵旭东曾经概括了费孝通一生研究的关键字——行、访、实、知、觉。这几个字,实际上讲明了费孝通认识中国社会的全过程。
费孝通一生的社会调查,首先强调“行”。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作《行行重行行》,这本著作收录了费孝通在各个地方考察所写的报告。费孝通每访一地,全部都记录下来,所以叫“行行”。费孝通认为一个社会科学学者应该多出去看看,从他的《十访江村》《五访瑶山》可知他不是只去一次,而是反复跟踪观察。这个行,人的眼睛的分辨力是极强的,所以只要走得多看得多
第二就是“访”。他除了行以外还要访,他不断地访问家庭,访问个人,不断地到不同的地方做实地调查与访问。
第三个就是“实”。费孝通一生追求实践,志在富民。所以他的研究与调查的应用性是非常明确的。费孝通做的不是纯理论研究,他一直做的是应用性研究,演讲的题目就是“迈向人民的人类学”。费孝通丝毫不隐瞒他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的研究目的。
第四个关键词是“知”。从认识的角度来讲,我们通过行动、访问、实地考察,最终的目的是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在整合完调查材料后,并用理论性的话语将其解释出来,所以知就是要通过实际调查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建议。从其他人说的话中,并通过自己的综合能力去分析它。费孝通之所以能够提出那么多概念,是因为他不断地行与访,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用好其实更加不易。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觉”,这是另外一个境界了。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自觉,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很重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在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则是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摘编自周大鸣《认识中国:从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经历谈起》)
材料二
这集子里所收的十四篇论文是从我过去一年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我这门课程已讲过好几遍,最初我采用美国的教本作参考,觉得不很惬意,而那时我正注意中国乡村经济一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虽觉得有兴趣,而且同时学校有土地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制度等课程,未免重复太多。过去一年我决定另起炉灶,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初次试验离成熟之境还远,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一生行行重行行,强调实地调查。社会调查既是他学术研究的支撑,也是他寻找富民之路的根本实践途径。
B.个人直觉与生俱来,只有走得多看得多,知识积累才会自然增多
C.作者认为,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自身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D.《乡土中国》收集了费孝通“乡村社会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但讲经济问题太偏而且重复,因此暂时撇开经济问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是费孝通自早年就一直贯彻的主张,他认为自己做的应用型研究比较重要,其目的是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研究。
B.“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费孝通不断行与访,提出许多直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讨论和使用的概念。
C.抗战时期,费孝通辗转到达抗战大后方云南开展实地研究工作,完成了《禄村农田》
D.在社会学方面,《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第二期社会结构分析工作的成果,偏于通论性质
(3)下列选项,符合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观点的一项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C.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D.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4)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面对外来文化,简要分析。
(5)费孝通一生行走于田野之中,有学者将他的实地研究调查概括为一种田野精神,请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你对费孝通田野精神的认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开花落四合院
陈愉庆
我家在西单横二条32号住了十年,那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有了自己的家,可进入梦乡的,仍然总是童年时的家。门前长廊下两株高过屋檐的西府海棠,在我的梦境里轻轻摇曳。
来到北京后不久,我们便迁入了西单横二条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它成了都市计划委员会员工的宿舍大院。整座院子的大门坐北朝南,蹲着一对龇牙咧嘴的石狮子。可横二条胡同是南北向,胡同两边的宅院大门就不得不朝东或朝西了。不知是否出于风水考虑,院子的东面加了两扇可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