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10750字。
山东省淄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五)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 “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 认为人的认识①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三十三)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这②一点,我在《实践论》一文中已经说过了。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去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 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 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才是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就是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B.辩证唯物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 因此,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最核心的观点。
C.列宁指出要把握和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要求全面性可以避免错误和僵化。D.在复杂局势中, 要提高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科学分析的能力, 否则难以担当重任。2.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将被证实是符合辩证唯物论和客观规律性的。
B.依靠 “社会实践的结果” 判定认识或理论是真理, 这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谈到的“第二次飞跃”。
C.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原因, 在于看待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
D.片面性和表面性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部规律, 也应属于主观性。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批判的观点无关的一项是(3分)
A.自以为是夸夸其谈
B.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C.走马观花生吞活剥
D.人心惟危胸无点墨
4.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三处加点的 “一点”,请结合语境阐释其含义。(4分)
5.从材料三可知,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讲授哲学理论的讲稿。请从论证技巧、听众感受两个角度谈谈毛泽东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分,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父亲的长河
钟求是
父亲丢失记忆大约是从七十一岁开始的。
那天刚好是他生日,一进包厢,我突然一愣,我注意到了父亲脸上的异样——父亲上唇刮了半边胡须,一侧已经干净,另一侧则杂草横生,左右显得泾渭分明。随后包厢里的场面变得有些喜剧。
在笑声中,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父亲已触碰到那种有点虚飘的疾病。因为在此之前, 父亲没啥让人不放心的。如果说有些担心,倒是在母亲病逝之后,为了不使父亲沾上孤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