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8 16:24: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190字。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8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kè(  )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昂首阔步,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人格魅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2分)
  ①kè      守
  ②波澜        
  (2)文中□处填写的标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B.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C.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D.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3)下面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复句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B.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汪曾祺《昆明的雨》)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下面能体现“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含义的一项是      (2分)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2.(7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①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诗句是:            ,            。
  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④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二、阅读(4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ㅤㅤ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