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2024级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6 17:13: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330字。

  高2024级高一(上)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境界”就是心灵的状态。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有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诗是有意境的,其余的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爱情与欲望联成一体,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读完这种诗后我开始怀疑诗存在的必要,因为后工业社会日常的生活早已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
  也许是身为东方人的关系,我的文化使我理解: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的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李白、杜甫从来不会让他们在时代、生活中经历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经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似乎与时代无关。是不是计算机文化已经使得诗魂如此麻木?我暗暗为我们今天的一些年轻诗人担忧。
  “境界”是沙漠里的绿洲,它出现在沙漠的侵略与压抑中,但代表沙漠灵魂中暗存的力量与追求。如果只在诗中报道沙漠的沙粒如何如何,那真是只见沙子不见绿洲。这样的诗,有的诗人辩解说它更真实,是后现代的真实,但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无尽的沙子这一存在是数也数不清的可见者,它正在遮蔽我们渴望看见的绿洲,而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探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追求表面的真实与准确的诗人,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是什么时间的“昏鸦”,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诗的境界代表诗人超常的悟性,穿透了可见、可数的事物的表面存在,悟到那潜在的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深邃不可测与人的相对渺小。
  在现代西方世界,物质财富的力量占据了舞台中心,中国也许会滚向那个中心,被吸向那个物质崇拜的圣坛,我却更感到诗歌的悟性的深意能让我穿透黄金的耀眼的光亮,看见那被遮蔽了的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我欣赏“二战”刚刚结束后美国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美国年轻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思维引向无边的宇宙,走出了紧张平庸而丰富的第一世界——日常生活。也许正是这人与自然的矛盾所造成的危机能解救富足的第一世界的诗,使它能走出丰富的物质的封闭圈。
  极端崇拜物质与极端推崇寡欲同样造成对人的损伤,然而历史常常摇摆于二者之间,进入丰富的感性世界而不迷失于其中,穿透丰富的感性世界表层而寻找隐于其下的精神潜文本,这是诗和哲学的探险。将所有的笔墨永无满足地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或与之相反,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空谈精神的崇高,同样都是自我欺骗,是诗和哲学的悲剧。
  (摘编自郑敏《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能够流传后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不被穷竭的灵魂,它们无疑是有“境界”的,从中可以看出极富内涵的心灵。
  B. “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样的鉴赏不可能触探到诗中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
  C.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中国,陷入物质崇拜都可能影响诗人的价值观,从而使其作品遮蔽了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
  D. 作者反对完全“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同时也反对“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认为后者对诗歌造成的危害更大。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作者翻阅的80年代的那本美国中青年诗集来看,美国当代诗人对里尔克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已经不再推崇。
  B.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在诗中升华了痛苦,不是记生活的流水账,而是隐含了家国情怀。
  C. 作者认为不少美国当代诗人的诗作缺少诗魂,失去了光彩和生命,这引起了作者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担忧。
  D.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可以说是“诗和哲学的探险”,符合文本中好诗的标准。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沦落到曲高和寡的地步。(葛兆光)
  B. 诗人要活在时代里面,要能够把时代的痛苦、欢乐、希望、动荡……最深最广地体现于一身。(郭沫若)
  C. 一首诗的优劣不在于它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怎样写,从怎样
  的角度看到世界。(艾青)
  D. 诗人昌耀善于将古汉语熔铸进自己的诗歌当中,因而读他的诗歌,会获得一种新鲜的古老感。(张伟)
  4. 论述文要求论证严密,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6分)
  5. 2024年6月6日,《星星》诗刊杂志计划发起新一届诗歌大赛。假如你是评委,请根据本文,为组委会拟定入选好诗的三条简要标准。(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表白
  朱红娜
  被漂亮的静静看上,着实让我激动了一阵子,在她填写资料的时候,我看到,她是一个90 后,未婚。
  这么年轻充满文艺气质的美女,一定是坐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最好是上海的黄浦江边,或者广州的珠江边,又或者深圳的前海,总之是让人梦寐以求的时尚大都市。我跟着她,奔跑在路面宽敞的柏油路上,两边高楼林立,夜晚霓虹闪烁,是多么美妙的享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