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6张。附带讲稿。
本课件针对高考诗词鉴赏的形象和意境来教会学生积累材料,鉴赏诗词的方法,例子丰富,分析到位。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意象
1.理解概念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意象是浸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体,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
练习:找出下列诗歌中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浸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