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刷常考练习题汇编
- 资源简介:
约49410字。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必刷常考练习题汇编
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它小到用普通显微镜无法定位。事实上,大约4000个支原体可以轻松容纳在红细胞内。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多数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外壁来起作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它不起作用。肺炎支原体是其中一种。
目前已鉴定出的支原体有210多种,其中23种可以感染人类;一般免疫系统健康的人不会受到支原体细菌的影响,但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被感染,并可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摘自知乎《支原体——隐形且最小的细菌病原体》)
【材料二】
病原体 致病类型 主要传播途径 病程 疫苗 症状 治疗
流感病毒 病毒性感冒 飞沫接触 1—2周 有 高热、寒战、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提示 一般3到5天可以自愈;严重可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细菌性肺炎 接触 1—2周 有 高热、寒战、肌肉酸痛 青霉素治疗
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 飞沫接触 2—4周 无 乏力、发热、咳嗽、咳嗽、肌肉疼痛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轻症可不经治疗自愈
(摘自搜狐网《屡上热搜!“支原体肺炎”到底是啥?与其他肺炎有何不同?》)
【材料三】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流行中,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感染,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但是从病情上来讲没有明显加重。我院近期支原体核酸检测检出率成人是5.59%,儿童是40.34%;流感抗原检出阳性成人是29.67%,儿童是4.94%。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以及核酸检测的方式未明确病原学诊断,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可达4周!孩子感染该咋办?》)
【材料四】
问:如何预防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
答:定期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后、使用洗手间后、触摸公共物品或面对外出回家的情况下。学习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习惯,避免与已知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当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定期清洁儿童经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比如玩具、门把手和开关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污染和细菌积聚。
除了加强日常防护以外,家长也要从营养角度出发,合理搭配,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D的膳食,如动物肝脏、鱼类、海产品、乳类和鸡蛋等动物性食物、以及橘子、橙子、芒果、木瓜、胡萝卜、西兰花、菠菜、油菜等橙黄色和深绿色果蔬,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药物直接补充,以提高儿童自身抵抗力,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摘自光明网《支原体肺炎的五个重要知识点》)
(1)对以上四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肺炎支原体体型非常小,用普通显微镜无法定位,因此青霉素对它不起作用。
B.细菌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可选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
C.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支原体肺炎成年人更易感染,但从病情上并没有明显加重。
D.富含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D的膳食可以提高儿童免疫力,降低儿童感染风险。
(2)预防支原体肺炎感染,除了注意饮食,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3)早上起来,小金有轻微的发热、咳嗽,妈妈赶紧拿出感冒药给他服用。妈妈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理由。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青少年情绪管理
材料一 情绪管理是对个体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以下是两个有关情绪失控的典型案例。
八年级学生小军(化名)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