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780字。
巴中中学2024年秋初2024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准确填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
2. 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 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卷规定位置,超出答题区域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题卷和答卷一并交监考教师。
一 、语言知识与运用(22分)
①阅读经典,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好。春季百花盛开,那被冰雪封印的田野人迹罕至,人们纷纷来到郊外,花枝招展地迎接暖阳到来,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那树上的蝉蜕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奥秘;秋天层林尽染,各种色彩都极富韵味,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冬季也毫不吝啬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部奉献给可爱的水藻,宛如一个高雅的绅士,让人心里有了【着】落。四季轮回,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向新的希望进发。
②在自然中,我们感悟着世间的真情:莫怀戚在春日田野散步中用爱与责任化解【分qí】,背负起继往开来的希望;史铁生在秋风落叶中与母亲【jué别】,余生定要好好儿活;鲁迅在厦门回忆童年百草园的美好与欢乐,复杂的情绪油然而生。
③通过阅读经典文章,让我们既可以走进自然,欣赏四季美景;又可以感受亲情,享受温暖盛宴;还可以探访历史,感受风云变幻;更可以了解社会,品味人间百态。
1. 文段中填入【】内的读音和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kuàng zhuó 分歧 决别 B. guǎng zháo 分岐 决别
C. kuang zhao 分岐 诀别 D. guǎng zhuó 分歧 诀别
2. 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迹罕至 B. 花枝招展 C. 继往开来 D. 油然而生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字音辨析。
粗犷,cū guǎng,形容人或事物豪放、豪爽、不拘小节或粗大壮实的样子。
着落,zhuó luò,指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也可指依托或凭借的地方。
分歧,fēn qí,指两人或多人的意愿、想法等不一致,产生差异。
诀别,jué bié,指再无会期的离别,多表示生死离别。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在文中形容被冰雪封印的田野很少有人到达,使用恰当;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该词用来形容来郊外游玩的人们不恰当,对象用错;
C.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文中指莫怀戚在散步中用爱与责任化解分歧,背负起家庭继往开来的希望,使用正确;
D.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文中指鲁迅回忆童年百草园时复杂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恰当;
故选B。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人们纷纷来到郊外,迎接暖阳到来,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B. 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那树上的蝉蜕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奥秘。
C. 秋天层林尽染,各种色彩都极富韵味,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
D. 通过经典文章,让我们既可以走进自然,欣赏四季美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有误,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
故选D。
4.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经典,我们一起感受自然的美好”中“我们““感受”分别是代词和动词。
B. “山上一片片的红叶,宛如落日余晖。”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 “又可以感受亲情,享受温暖盛宴”中“亲情”“温暖”分别是名词和形容词。
D. “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辨析。
B. 本句运用的是明喻的修辞手法,而非借喻。明喻是用“像”“如”“宛如”“仿佛”等比喻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这个句子中,“宛如”是明显的比喻词,将“红叶”比作“落日余晖”,属于明喻。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故选B。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 祝福好友父亲的生辰时,可以对他说:祝令堂生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