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塞下曲
- 资源简介:
约8180字。
诗歌专题训练-------塞下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注释】①蕃甲:番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②旄头:星名,即昴宿。古人以此星特别明亮时,主战事。③席羁:诗中指塞北草名,可饲马。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选取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自然风物、地名、器具等,意象绵密,营造了萧瑟而紧张的边地生活场景,反映了边患不息给人民带来的深重愁苦。
B.“城头月千里”一句选用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月”,在“千里”这一辽远的空间中给人孤苦冷寂之感,饱含戍边征人乡愁无极的喟叹。
C.诗的中间四句“露下旗漾漾,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正面描写了旌旗招展、金鼓连天、兵戈扰攘的战争场面。
D.“河声出塞流”一句不写黄河水,却写水声,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将那种奔腾不息的场面转化为令人惊心动魄的声音,使诗的结尾悲壮雄浑、富有感染力。
2.清代马位在《秋窗随笔》中写道:“长吉善用‘白’字,如‘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山唯白晓’……皆奇句。”本诗则用了两个“白”字,“白于水”“青冢白”,试分析诗中“白”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颀
黄云雁门郡①,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②,平生寸心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②蒲萄:即葡萄,指葡萄酒。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边塞诗,第一、二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用黄云、日暮、风沙营造出一种雄壮苍茫的辽阔意境。
B.第三、四句描写边塞将士,以“黑貂裘”“羽林子”表现了将士们的威武肃穆,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金笳即胡笳,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凉,诗中写胡笳,意在表现将士们的征战之苦。
D.全诗描写了边塞艰苦的环境和边塞将士的军旅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风格昂扬向上,有盛唐之风。
4.本诗最后两句“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与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都提到葡萄酒,请简要分析两诗中借葡萄酒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四首其二
王昌龄〔唐代〕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①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③,咸言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