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20580字。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阅读下列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读经典诗歌,做少年君子。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诗人慨叹生活的箴( )言。读诗犹如与温文尔雅、彬彬( )有礼的雅士谈心,与胸襟开阔、心底坦荡的君子交流。所以我们需要心无旁wù( )地去揣摩诗歌语言运用和情感掌控的秘jué( ),于诗歌中感受诗人的歌颂,呐喊,忧戚,惘( )然,让诗歌rú( )养心灵,陶冶情操,丰富头脑,润泽生命。
二、名句名篇默写
2.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诗意的文字,失意的人生。“(1),到乡翻似烂柯人”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为物是人非而伤感; “(2),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有弟皆分散,(3)”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为兄弟分散,人各东西的椎心泣血。但“千古文人家国梦”,失意的苦闷又怎会压垮文人的傲骨?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但报国之心弥坚,仍对侄孙韩湘说出“(4),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心声;范仲淹遭贬谪时,仍立志以万家忧乐为先,在《岳阳楼记》中留下“(5),”的警言;李白在“赐金放还”,前路艰难时,仍发出“(6),”的呐喊。
三、选择题
3.九年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时搜集了以下诗句,选出偏离主题的一项。(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B.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德经》)
4.下列各项括号内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该句没有语病)
B.“射者中,弈者胜”,“射”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该句文化常识表述正确)
C.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随时随地学习,才是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该句成语使用正确)
D.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这句话是单句)
5.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A.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其意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
C.“云鬓改”是诗人拟写对方因痛苦的折磨而夜晚辗转不眠,以至于鬓发斑白,容颜憔悴。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却近在咫尺,传递消息的机会多得很。
四、综合性学习
6.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验学校开展“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任务一】宣青春之志
结合下面材料,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紧扣主题,不超过20字)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